政策解读:《抚州市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实施方案》

一、出台《实施方案》的背景

 
8月24日,教育部、江西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启动大会在南昌召开,这标志着继东部山东、西部甘肃之后,江西成为第三个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省份。9月3日市政府四届55次常务会议、9月18日市委四届94次常委会议分别听取了市教体局的专题汇报。两次会议均指出,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是我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为全省各地发展职业教育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会议要求,由市教体局牵头召集市直有关单位认真研究有关精神,重点围绕职业教育的总体规划布局、特色专业设置、推进工作措施、人才队伍建设、体制机制改革等五个方面开展深入调研,提出我市实施意见。
 
9月17日,省教育厅等六部门下发了编制“一市一策”实施方案的通知。市教体局迅速行动,组建了起草小组,引进了专业机构参与方案编制,就我市职业教育现有基础、学科和专业建设、人才队伍建设、职业教育总体规划布局、推进工作措施、体制机制改革等开展了调研,形成征求意见稿。11月13日,市政府召开各县(区)政府、市级有关部门职业院校、规上企业代表参加的座谈会,11月19日形成了送审稿,提请向省教育厅审核。12月8日,市教体局收到了省教育厅反馈意见,省厅认为我市《实施方案》内容详实、操作性强,并对进一步突出地方特色、细化工作措施等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我局根据省厅反馈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
 
12月30日,省厅召开了“一市一策”实施方案编制工作调度会,蔡青副市长要求要在我市的方案中再增加一些实质性的创新举措。我局根据省厅调度会精神和蔡青副市长指示,对实施方案再次进行了完善。2021年1月4日,市政府再次召开了部分市级部门参加的征求意见座谈会,我局根据相关单位的意见进行了修改,形成了《抚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实施方案》(审议稿)及其附件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经市政府第62次常务会议研究、四届市委第107次常委会审议通过,于4月1日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印发。
 
二、《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
 
我市《实施方案》包括主文件和《三年发展目标表》、《主要任务分工表》两个附件。《实施方案》主文件包括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保障措施三大块。
 
总体要求提出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和我市职业教育未来三年在办学规模、质量效益、产教融合、服务经济等方面要达到的发展指标,明确了整体提升抚州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工作目标。基本原则中提出了“立足抚州现实,对标部省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破解发展难题”“突出类型特点,服务地方发展”三大原则,明确了我市推进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的基本方路,体现了攻坚破难的改革精神。
 
主要任务分别从科学规划职业教育结构布局、大力提升职业院校办学质量、深入推进产教融合、高水平建设师资队伍四个方面全面对接落实部省共建意见提出的重点任务。一是从统筹规划职业教育园区建设、实施中等职业教育扩容工程、扩充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完善职业教育管理机制、完善专业设置与调整机制五个方面,对我市职业教育结构布局进行了科学规划,提出了具体路径和创新举措。二是从推动思政课创新传承红色基因、以标准化建设引领质量提升、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立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改进职业教育评价机制、发挥职业院校开展职业培训基础性作用、推进职业院校全面向社会开放、推动传统工艺传承与现代化升级等八个方面,对丰富我市职业教育内涵、彰显类型教育特色、提升职业院校办学质量进行了较全面的梳理和阐述,明确了具体思路和改革要求。三是从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建设抚州高新区产教融合示范园区、构建高规格研究平台、积极扩大对外开放交流合作等四个方面,对我市推进政校企合作、深化产教研融合、提升职业院校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进行了规划,提出了破解“供需两张皮、产教相脱节”的难点痛点的创新举措。四是从落实职业院校用人自主权、改革中职学校教师职称评聘办法、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深化职业院校分配制度改革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破解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难题的具体思路和举措。
 
保障措施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建立专项工作推进机制、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待遇、完善经费保障机制、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环境等五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为我市职业教育综合改革保驾护航。
 
附件一《三年发展目标表》。包括规模与布局、专业布局、师资队伍、实训基地、经费投入、社会服务六张表格,分别对全市职业教育在这六个方面的现有基础、三年发展指标和年度发展计划进行了测算和规划,既表达了我市职业教育规模过小、基础薄弱、欠账较多的严峻现实,又对接部省共建意见的发展指标要求,显示出我市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要达到部省共建要求难度极大,需要付出超常的努力才有可能实现。如“规模与布局表”分别从高中阶段招生职普比、高中阶段学位配比、中职学校数量、中职学校校均在校生规模、达标学校、高职院校数量、高职院校在校生规模、高职院校接收中职毕业生数等指标,筹划了未来一段时间我市职业教育规模和布局的发展目标。
 
附件二《主要任务责任分工表》。把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进行谋划,清晰提出了26项改革工作的责任主体,既重视部门作用发挥,也突出县区政府统筹推进,最大限度凝聚各方共识,以形成共同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合力。
 
三、《实施方案》的创新亮点
 
一是统筹规划职业教育园区建设。将职业教育发展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十四五”期间在东临新区规划建设职教园区,集中布局中阳艺术工程学校等一批职业院校,扩充职业教育资源。二是实施中等职业教育扩容工程。制定实施细则,支持有条件的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的学生学籍互转、学分互认,开展职普融合办学模式改革试点,推动中职教育多样化发展。三是扩充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支持在赣东学院内创办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培训中心,扩大现有高职院校办学规模,支持创办一批民办高职院校。四是完善职业教育管理机制。出台鼓励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的办法,鼓励支持社会力量通过独资、合资、捐资、合作等形式参与或举办职业教育,激发活力,丰富供给。五是完善专业设置与调整机制。中职教育重点打造电子与信息技术、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电机电器制造与维修、电子商务、家政服务与管理、幼儿保育、康养休闲旅游服务、建筑工程施工、中草药种植等十大特色专业。六是改进职业教育评价机制。采取第三方评估方式开展职业院校办学水平评估,将评估结果作为对相关院校政策支持、绩效考核、表扬奖励的重要参考,对没有达到C档(达标)的中职学校列为“黄牌”学校;连续两次不合格,列为“红牌学校”,将暂停招生资格。探索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自2021级新生起,建立全市中职学校“公共基础、专业理论测试+专业技能抽测”制度,落实中职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七是加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高标准建设市级大型智能(仿真)公共实习实训基地,发挥主导产业和重点企业优势,探索建设人工智能、数据服务、跨境电商、现代物流、智慧教育等公共实训平台。八是落实职业院校用人自主权。允许职业院校在机构限额内自主设立内设机构并报机构编制部门备案。允许院校按规定自主设置岗位、自主确定用人计划,自主确定招考标准、内容和程序,招聘方案报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备案后,公开招聘岗位信息,自主招聘各类人才。技能性强的专业在人员编制上给予倾斜。九是改革中职学校教师职称评聘办法。提升中职教师社会地位,确保中职学校教师年收入不低于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十是建立专项工作推进机制。市政府把职业教育作为对市内各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重要内容,评价结果作为对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奖惩的重要依据,落实行业部门和地方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市委把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纳入市委对县(区)党委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情况的督查内容,由市委督查室定期进行督查;市委市政府每年对各县(区)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专项工作巡察。十一是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市、县(区)政府要分别设立每年不少于500万元、100万元的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并随财政收入增长逐年提高。十二是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允许使用符合办学条件的闲置土地在不改变用地性质、不修改用地规划、不改变容积率的情况下,地面建筑经过改造,在经相关部门审核验收合格后,用于举办职业教育。使用闲置土地用于举办职业教育10年以上者,可依法办理土地性质变更。